北京春节风俗习惯丰富多样,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习俗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腊月习俗(腊八至除夕)
-
祭灶神
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进行,供奉灶王爷并送其上天述职,灶王爷嘴涂蜜糖祈求保佑。
-
扫房/大扫除
腊月二十四彻底清洁家中,扫除晦气,迎接新年。
-
做豆腐/蒸馒头
腊月二十五做豆腐(象征丰衣足食),二十八蒸馒头(寓意“蒸蒸日上”)。
-
贴春联/窗花/福字
春节前贴红色春联、窗花,福字倒贴寓意“福到”,内廷用白纸镶红边。
-
守岁/熬夜
除夕夜全家团聚守岁,点灯祈福,长辈守岁祝福长寿,年轻人祈求平安。
二、除夕至正月初一
-
年夜饭
除夕团圆餐,必有鱼(年年有余)、鸡(有计)、饺子(吉祥)等传统菜品。
-
压岁钱与拜年
大年初一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晚辈拜年时需说吉祥话,旧俗中女性初一不出门。
-
放鞭炮/烟花
正月初一及元宵节燃放鞭炮,驱邪迎祥。
三、元宵节习俗
-
赏灯/游灯
元宵节夜晚观赏花灯,猜灯谜,象征团圆和光明。
-
吃元宵/汤圆
吃象征团圆的汤圆或元宵,寓意家庭和睦。
四、其他特色
-
腊八蒜 :腊八节腌制蒜,春节食用寓意吉祥。
-
传统游戏 :如踩高跷、舞龙舞狮等,多在庙会或节日活动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