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政策的核心要点如下:
一、补贴性质与对象
-
普惠性政策 :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至农户,鼓励保护耕地质量。
-
补贴对象 :拥有耕地承包权的农民(含集体、单位),实际种植者(部分地区要求承包权与经营权一致)。
-
特殊群体 :国有农场在职职工承包的耕地纳入补贴范围。
二、补贴标准与依据
-
全国基础标准 :75.60元/亩,但各地可动态调整(如山西67元/亩、江苏160元/亩等)。
-
发放依据 :以土地确权登记面积为基础,暂未确权的按二轮承包面积或计税面积计算。
-
差异化标准 :旗县区域内采用统一标准,不同地区根据资金总量和面积测算确定。
三、禁止补贴情形
-
非耕地 :畜牧养殖场、林地、设施农业用地等。
-
抛荒耕地 :2年及以上未耕种或种植多年生作物的耕地。
-
违规用途 :改变耕地用途(如开垦种植条件不达标、转为设施农业用地)。
四、资金用途
- 用于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测土配方施肥、荒地治理等综合措施,支持粮食和农产品生产。
五、发放管理
-
时间要求 :原则上在6月30日前发放到位。
-
审核机制 :乡镇政府核实面积,县级部门联合审核,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六、注意事项
-
种植限制 :禁止种植葡萄、香蕉、桑树等多年生作物及花卉。
-
政策调整 :各地可探索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的机制,但需保持补贴依据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