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过年传统习俗丰富多样,融合了地域文化特色,主要习俗可归纳为以下五类:
一、迎春准备
-
扫尘与洗邋遢
年廿八或除夕前全家大扫除,清除旧年污秽,寓意辞旧迎新。
-
贴春联与门神
大门贴红春联,门楣贴“利是”,厨房等处贴“财丁两旺”等吉祥桃符,营造喜庆氛围。
-
祭灶与接财神
腊月二十三送灶君上天述职,除夕夜放鞭炮接财神,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富贵。
二、除夕至正月初三
-
守岁与团圆饭
除夕夜全家团聚吃年夜饭,越晚吃越好,象征团圆和长寿;正月初一至初三继续守岁。
-
逛花市与行花街
除夕夜或正月初一逛花市,购买年桔、水仙等花卉,寓意转运和繁荣。
-
吃斋与发菜蚝豉
正月初一中午吃斋(如罗汉斋),晚餐必有一道“发菜蚝豉”菜肴,象征发财顺利。
三、拜年与祝福
-
贺新岁与走亲访友
正月初一互相拜访,不问贵贱,长辈给晚辈发利是(红包),寓意吉祥如意。
-
送压岁钱与逗利是
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利是),晚辈回赠小礼物(如煎堆、油角),传递祝福。
四、地域特色
-
潮汕地区
保留“放生”习俗,除夕夜放生鲤鱼祈福;正月初二“开年”吃煎萝卜糕。
-
客家地区
有“迎春花市”和“舞龙狮”活动,强调家族团聚与祈求丰收。
-
英歌舞
正月初二至初三在村落表演,象征驱邪避灾、祈求平安。
五、其他习俗
-
谢灶与送穷鬼
正月初三扫房后烧纸钱、放鞭炮送穷鬼,祈求新的一年无灾无病。
-
接财神仪式
正月初五或初六举行接财神活动,燃放鞭炮、烧纸钱迎接财神。
以上习俗体现了广东地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传承,不同地域因文化差异形成独特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