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过年期间的风俗习惯融合了传统与地域特色,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迎春活动
-
迎春花市 :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数以百万计的人参与,象征辞旧迎新,祈求好运。
-
行花街 :除夕夜至正月初五期间,广州等地会举办盛大的花市,售卖鲜花、金桔、水仙等,寓意吉祥富贵。
二、家庭装饰与祭祀
-
贴春联、门神 :正月初一清晨贴春联、门神,表达对新一年的祝福。
-
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至二十五送灶君上天述职,需准备米、糖、利是等贡品,祈求来年丰收。
-
守岁 :除夕夜全家团聚,熬夜迎接新年,部分地区会放鞭炮、祭祖。
三、拜年礼仪
-
拜年顺序 :初一先向长辈拜年,后向平辈亲友,长辈给晚辈发利是(红包),金额多为20-100元,注重心意而非金钱。
-
禁忌 :初二、初三避免外出拜年(称“赤口”),初一忌洗头、动荤。
四、饮食习俗
-
年夜饭 :以“无鸡不成宴”为特色,必有鱼(寓意年年有余)、虾、蟹等,餐后放鞭炮驱邪。
-
初七食七样菜 :正月初七吃七样菜,象征吉祥如意,之后全家出游踏青。
-
特色食物 :包括糖环(象征山川)、生菜(生财旺运)、汤圆(团圆)等。
五、地域差异
-
广州 :舞狮、英歌舞表演突出,行花街、开年饭是传统。
-
潮汕、客家 :保留更多原住民习俗,如祭祖仪式更隆重。
六、其他习俗
-
接财神 :正月初五放鞭炮迎接财神,部分地区会举行庙会。
-
扫穷鬼 :正月初三清晨扫卫生,驱除晦气。
以上习俗体现了广东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创新,兼具民俗传承与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