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春节习俗丰富多样,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主要习俗可归纳为以下五类:
一、饮食文化
-
年夜饭
以海鲜(如鲍鱼、鱼翅)为主,象征吉祥富贵;搭配年糕、腊味等传统菜肴,寓意团圆与幸福。
-
年糕与团年饭
年糕谐音“年高”,代表步步高升;除夕夜团圆吃团年饭,越晚吃越好,象征长寿。
-
祭灶与送灶
腊月二十三送灶君上天述职,除夕夜全家祭拜灶神,祈求平安;初一清晨有“派财神”习俗,长辈回赠利是。
二、拜年礼仪
-
走亲访友
大年初一互相拜访,晚辈先祝福长辈,平辈间作揖道喜,长辈赏赐红包(金额多以8、6为主)。
-
接财神与拜年禁忌
正月初五迎财神,初一不宜远行拜年,需携带煎堆、油角等伴手礼。
三、传统活动
-
逛花市与迎春仪式
除夕夜逛花市,购买年桔、水仙等鲜花,象征转运;贴门神、对联,悬挂春联祈福。
-
守岁与放鞭炮
除夕夜全家守岁辞旧迎新,近年因环保限制多用爆竹或电子鞭炮替代传统鞭炮。
四、其他习俗
-
女儿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出嫁女儿携夫婿回娘家拜年,称为“回娘家”。
-
谢灶与利是文化
送灶时用糖、水果等祭品,利是(红包)寓意吉祥;早期利是为辟邪物,后演变为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