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认为教语文很简单,核心是抓住“读”和“写”,注重积累与习惯,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规律。
教语文的核心是多读多写,这是于永正对语文教学最本质的总结。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只需脚踏实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和练习表达。读书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通过大量阅读培养语感,积累词汇和情感,甚至错别字问题也能通过阅读自然改善。于永正提出“读写结合”,写作从仿写片段开始,逐渐过渡到独立创作,符合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
朗读在语文课堂中尤为重要。于永正强调,一切讲解在朗读面前都是苍白的,朗读能帮助学生感悟文本、内化语言。教师应先练好朗读基本功,在教学中示范不同文体的朗读方法,如散文重意境、诗歌重韵味、说明文讲明白。学生朗读到位后,很多文本理解的问题会迎刃而解,课堂氛围也会更生动有趣。
写字教学必须注重教师示范与细节指导。写好汉字是语文的基本功,教师需先练好字,通过描红、仿影、临帖等步骤规范学生书写。课堂中留出写字时间,边写边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语文课堂要简约高效,教学目标聚焦识、写、读、说四项核心能力,摒弃形式繁复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紧扣课后要求,利用教材深入挖掘语言训练点,避免舍本逐末。于永正的五重教学观——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始终贯穿于课堂中,强调尊重学生、注重情感体验和习惯培养,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
语文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少讲多读多写,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回归语文课堂的朴素与真实,便能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这便是于永正教语文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