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工作的基本作业是维护铁路基础设施安全与稳定运行的核心任务,包含线路检测、钢轨维修、路基维护、道岔养护及应急抢修五大关键环节。其目标是保障列车行驶的平顺性、安全性,并通过科学管理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线路检测是工务作业的基础,通过人工巡查与智能设备(如轨道检测车、无人机)结合,定期测量轨道几何参数(轨距、水平、方向等),识别钢轨磨损、道床下沉等隐患。数据实时上传至管理系统,为后续维修提供依据。
钢轨维修涉及打磨、焊接、更换等操作。钢轨长期受压易产生裂纹或变形,需用专用打磨机消除表面缺陷;局部损伤严重时,采用铝热焊或闪光焊技术无缝衔接新钢轨,减少列车颠簸。
路基维护重点处理道床与路基病害。道砟(碎石层)因雨水冲刷或列车振动易板结,需定期清筛或补充新道砟,确保排水通畅。对塌陷或滑坡的路基区域,采用注浆加固、挡土墙修建等方式恢复稳定性。
道岔养护直接影响列车转向安全。工务人员需频繁检查尖轨密贴度、滑床板状态及转辙器灵活性,及时润滑部件、调整间隙,防止卡阻或错位引发脱轨事故。
应急抢修是应对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的关键。工务团队需快速响应,利用钢轨急救器、临时支撑设备等工具恢复线路通行,后续再彻底修复。
铁路工务作业贯穿铁路全生命周期,需结合数据分析与经验判断,实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随着智能化技术普及,实时监测与精准维修将进一步优化作业效率,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