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捡到存折能否取出钱,取决于存折的取款设置和密码保护情况。 若存折未设密码或密码被破解,捡拾者可能冒领存款;若存折需凭身份证或大额取款需验证身份,则难以取出。 但无论能否取款,冒用他人存折均属违法行为,可能构成诈骗罪或盗窃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
取款条件决定风险
存折取款通常需密码或身份证验证。若存折为“凭密码取款”且密码简单或已泄露,捡拾者可能通过银行柜台或智能设备取现;若为“凭身份证取款”或取款金额超过银行限额(如单笔超3000元需身份证),则无法冒领。部分银行还要求代取人提供存款人授权书及双方身份证,进一步降低风险。 -
法律后果明确
即使成功取款,冒用行为已触犯法律。根据《刑法》,以欺骗手段骗取银行资金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若通过技术手段窃取密码或伪造证件,可能按盗窃罪论处。司法案例显示,捡拾存折并猜中密码取款的行为通常被认定为诈骗罪,且金额达3000元以上即可立案。 -
失主应对措施
发现存折丢失后,应立即通过银行客服或网点挂失,冻结账户资金。口头挂失有效期通常为5天,需尽快补办正式挂失手续。若存折内有定期存款,需注意到期日处理,避免冒领风险。银行挂失流程需本人持身份证办理,确保安全性。
总结:存折丢失后资金是否安全,关键看密码和取款设置,但冒领行为必受法律严惩。用户应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核查账户,并第一时间挂失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