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情况而定
药品纳入医保后厂家是否亏损,需结合政策机制、市场环境及企业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
一、医保政策对药企的积极影响
-
销量与市场份额提升
药品纳入医保后,患者可免费或低费用使用,直接带动销量增长。例如,2021年通过医保谈判的30种药品中,3种药品涨幅达82%,部分创新药如甲磺酸阿美替尼片等上市后销量增速达4位数。
-
医保支付保障
符合医保目录的药品费用由医保基金支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确保了药品的临床使用覆盖面。
二、可能存在的亏损风险
-
价格与利润压力
-
定价机制限制 :医保药品利润率需控制在6%以内,且价格需执行国家定价,药企无法自主调整售价。
-
成本与疗效平衡 :为降低采购成本,药企可能通过减少研发投入、降低原料质量等方式实现薄利多销,但可能影响药品疗效。
-
-
市场竞争与退出风险
-
部分药企因利润微薄选择退出医保,甚至注销子公司优化资源配置。
-
高度竞争导致部分药品销量未达预期,叠加原材料成本上涨,可能引发亏损。
-
三、案例与争议
-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 :降价90%后纳入医保,药企称未获利,质疑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
不合理涨价案例 :2009年医保目录新增药品中,30种药品涨幅超82%,引发公众对药企逐利行为的质疑。
四、总结与建议
医保纳入对药企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提供销量保障,也带来价格和利润约束。建议药企在参与医保谈判时,平衡疗效、成本与市场策略,同时加强药品质量控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