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通知单是监理单位在资料报审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提交文件存在问题时签发的强制性整改文件,其核心价值在于确保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 通过明确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及预防措施,监理通知单能有效规范施工流程,避免因资料缺陷引发的质量或法律风险。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精准描述问题
通知单需具体指出资料缺失或错误部位,例如“地下室防水材料检测报告未附CMA认证章,违反GB50208-2011第3.0.6条”。数据化表述(如“缺漏3份钢筋进场复验报告”)比模糊描述更具权威性。 -
分层级用词规范
根据问题严重性差异化使用指令词:对原则性问题用“必须整改”,建议性内容用“宜补充”。例如:“施工方案中基坑支护计算书必须48小时内补全”“竣工图图签宜增加设计单位电子签章”。 -
闭环管理机制
要求施工单位在回复中体现“原因分析-整改措施-预防方案”三重逻辑,例如针对资料延迟报审,需说明“因交接流程疏漏导致,已建立双人核查制度,后续资料将在验收前5日报审”。 -
时效与证据链
签发时间精确到分钟(如“2025-05-10 14:15”),并附问题资料的照片或扫描件。同步抄送建设单位的操作可提升透明度和整改执行力。 -
经验性补充建议
资深监理工程师常在通知单中加入实用提示,如“防水材料报验时同步提供厂家批次质量承诺书可加速审批”,这类实操建议能显著提升资料通过率。
提示: 施工单位收到通知单后应立即启动整改,若对内容有异议需在24小时内书面申诉。监理方则需定期归档分析通知单,提炼高频问题用于优化资料报审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