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多少分能被“捞”及格?关键看平时表现与卷面分的“临界点”。 通常,卷面成绩58-59分、平时表现良好的学生最可能被“捞”及格;若低于45分,即使平时分满分也难以补救。能否被捞取决于学校评分规则(如平时分占比)、教师主观判断及学生综合表现。
-
评分规则是基础
多数高校采用“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的加权算法。若期末考45分,平时需90分以上才能及格;若期末58分,平时60分即可达标。部分学校要求“双及格”(卷面与平时均过线),此时主观题多的学科更易被微调分数。 -
教师倾向“能捞尽捞”
教师普遍倾向避免挂科率过高,但仅对接近及格线(如58-59分)且试卷无空白的学生调整分数。文科主观题可通过“步骤分”“卷面分”微调,理科客观题则难操作。平时出勤率高、作业完成好的学生更易获加分。 -
学生需主动避坑
旷课、作弊、交白卷等行为会直接失去被捞资格。期末卷面至少需50分以上才有补救空间,且平时表现不能太差(建议平时分80+)。考前突击重点、写满试卷、字迹工整能增加“捞人”成功率。
被捞是例外而非常态,学生应瞄准60分以上而非依赖教师宽容。平时积累+临界分(55+)才是稳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