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起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准(2022年版)》是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强化跨学科实践、优化课程结构,通过整合学科、增设劳动与信息科技独立课程、细化学业质量标准等举措,全面回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
核心素养导向:新课标将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为各学科核心素养,如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政治认同、责任意识,科学课程注重探究能力,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与品格并重”的转变。跨学科学习占比超10%,通过项目式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课程结构革新:
- 学科整合:小学品德与初中思想品德合并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艺术课程融入舞蹈、戏剧等内容,八年级起分项选修。
- 实践前置: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从一年级开始,劳动和信息科技脱离综合实践成为独立课程,凸显实践能力与数字素养的重要性。
教学与评价升级:新课标首次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到什么程度”,配套教学案例和考试命题建议,强化“教—学—评”一致性。低年级推行游戏化学习,加强幼小衔接;初高中阶段注重认知进阶,确保学习连续性。
这一轮改革不仅是课程内容的调整,更是教育理念的系统性升级。教师需关注核心素养落地策略,家长可通过多元评价观察孩子综合成长,共同推动基础教育从“应试”向“育人”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