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美术能力,强调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项关键能力。
新课标结合美术学科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大课程模块,必修课程涵盖“美术鉴赏”与“美术表现”,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选择性必修课程如“设计”“绘画”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选修课程则提供跨学科融合空间,连接高等教育与社会应用。课程结构突出天津地域特色,融入本地文化资源,如杨柳青年画、泥人张等元素,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课程内容聚焦核心素养培育:图像识读强调对美术作品形式与内容分析;美术表现鼓励自主创作并融合现代技术;审美判断引导理解中西艺术差异;创意实践倡导思维发散与材料创新;文化理解贯穿古今中外,注重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的联结。评价体系采用“档案袋评价”与“试卷测试”结合模式,记录学生作品过程与成果,兼顾艺术性与创新性。
2017版标准还联动“双新”改革,推动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整合,例如结合历史解析敦煌壁画,利用编程生成数字艺术,实现美术与信息科技、人文科学的渗透。教师需设计真实情境任务,如模拟美术馆策展或社区公共艺术项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新课标实施带动教育模式转型,促使美术教育从技法训练转向综合素养塑造,助力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