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征包括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具体如下:
-
均衡性
通过合理分配课时比例,确保各类课程类型(如学科、综合实践、地方/校本课程)的比重恰当。例如,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占比从原来的24%-26%降至20%-22%,综合实践课程占6%-8%。
-
综合性
强调学科整合与跨学科学习,通过综合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关联性思维。具体体现在:
-
加强学科综合性,减少单一学科课时;
-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涵盖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等实践内容。
-
-
选择性
提供课程变通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包括:
-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占比10%-20%由地方/校本课程替代;
-
国家课程设置灵活,最终落实因材施教。
-
总结 :新课程结构通过均衡课时分配、强化学科整合及提供课程选择,旨在适应多元发展需求,促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