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原则的核心是统一制度、平等互利、公平自由,旨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同时深度参与全球化。关键亮点包括:实行货物与技术进出口自由化(限制例外)、根据国际承诺开放服务贸易市场、通过反倾销等措施保障公平竞争,以及建立金融机构和基金专项促进外贸发展。
-
统一管理与法治保障
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由国务院主管部门统筹管理,确保政策连贯性。法律明确禁止危害国家安全、生态环境等进出口行为,同时对粮食、能源等关键领域保留临时限制权,体现“放管结合”的灵活治理。 -
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
中国始终以平等地位参与贸易谈判,通过自贸协定扩大双向开放。例如,对最不发达国家提供零关税待遇,同时要求他国对等取消歧视性措施,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赢格局。 -
动态平衡的开放策略
货物贸易以自由进出口为原则,技术贸易实行分类许可,服务贸易则按国际条约逐步开放。针对跨境电商等新业态,2025年推出“离境即退税”政策,加速资金周转,激发企业活力。 -
防御性贸易救济机制
当进口产品冲击国内产业时,可依法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近年对丙烯酸酯等产品的反倾销实践,既保护了民族工业,也遵循了WTO规则,避免保护主义倾向。
当前,中国正通过区域经济协定(如RCEP)深化合作,同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接轨。企业需关注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善用出口信用保险等工具,在合规中提升全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