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天气下确保交通安全的核心在于“降速、控距、亮尾”三大原则,同时需结合车辆检查、驾驶技巧调整及应急准备。冬季冰雪路面需避免急刹急转,雨天行车应警惕“水膜效应”,雾天则需合理使用灯光并保持超低速行驶。以下分点详述关键措施:
-
行车原则
- 降速:恶劣天气下摩擦系数降低,车速需控制在常规的50%以下,例如高速路限速100km/h时,雨雪天应降至50km/h。
- 控距:安全车距需延长至干燥路面的2-3倍,如能见度小于100米时,车距建议超过150米。
- 亮尾:雾天开启雾灯、示廓灯及危险报警闪光灯;夜间或强降雨时需持续使用近光灯。
-
车辆准备
- 轮胎检查:冬季需换雪地胎或加防滑链,胎压需均衡,避免因低温导致橡胶变脆开裂。
- 玻璃清洁:定期清理挡风玻璃积雪,使用除雾剂或暖风系统防止起雾。
- 灯光保养:确保雾灯、刹车灯正常工作,大型车辆需检查反光标识清晰度。
-
驾驶技巧
- 避免急操作:冰雪路面转向需缓打方向,雨天忌猛踩刹车,通过积水路段应匀速通过。
- 预判路况:提前观察桥梁、隧道等易结冰区域,绕行深积水路段(水深超轮胎一半需停车)。
- 疲劳管理:冬季暖风温度不宜过高,每2-3小时休息一次,防止因困倦导致反应迟钝。
-
应急处理
- 事故应对:车辆侧滑时松油门轻调方向,熄火后严禁重启发动机。
- 物资储备:随车携带安全锤、急救包、反光三角牌,并提前告知亲友行程路线。
恶劣天气出行前务必查询实时路况,非必要不驾车。若遇突发情况,立即遵循“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原则,最大限度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