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问题涉及人员、流程、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需从源头抓起,系统改进。以下是主要问题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人员素质与意识问题
-
专业技能不足
部分护士操作不熟练,如测量生命体征不认真、打换药包错误、手术病人漏费现象等,常因省时省力忽略操作细节。
-
责任心缺失
存在敷衍了事、漏签字、未执行无菌操作等行为,部分人缺乏敬业精神和慎独意识。
-
服务意识淡薄
交接班不详细、主动服务意识弱,导致患者护理质量下降。
二、管理流程与制度问题
-
工作流程不规范
护理文书书写占用时间过长,影响床旁护理;医嘱执行不及时,存在漏签现象。
-
管理制度不完善
护理质量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缺失,如手术室药品管理混乱、呼吸机维护不及时。
-
人员配置不足
床位紧张导致护士工作负荷过重,易引发疲劳和疏忽。
三、环境与设备问题
-
物理安全隐患
病房线路老化、易燃易爆物品摆放不当,可能引发火灾或触电事故。
-
设备维护不足
呼吸机螺纹管未消毒、手术室设备清洁不到位,增加感染风险。
四、整改措施
-
加强培训与教育
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强化无菌操作、查对制度等规范,提升护士专业素养。
-
优化工作流程
简化文书书写流程,使用信息化系统减少时间浪费,加强医嘱执行时效性。
-
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护理质量考核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奖惩机制,落实护理交班制度。
-
强化环境与设备管理
定期排查安全隐患,规范药品和设备管理,确保维护记录完整。
-
关注护士心理健康
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职业发展机会,缓解护士压力,提升工作积极性。
通过系统整改,需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评估效果,确保护理安全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