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带来的灾害主要包括以下五类,其危害广泛且影响深远:
-
气象灾害类
-
台风/飓风 :强风、暴雨引发洪涝、风暴潮,如2024年台风“摩羯”造成741.5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20.3亿元。
-
龙卷风/强对流天气 :短时间内释放巨大能量,如2024年山东菏泽龙卷风致5人死亡、多人受伤。
-
暴雨/洪水 :短时间内降水量过大,引发城市内涝、农田渍涝,如2025年常州梅雨季节需警惕地质灾害风险。
-
-
极端温度类
-
高温/严寒 :极端高温导致中暑、脱水,极端低温引发冻伤、心脑血管疾病,如2023年澳大利亚火灾与东非洪水同期发生。
-
干旱/伏旱 :长时间无雨导致水资源短缺、农作物减产,甚至引发饥荒。
-
-
地质灾害类
- 泥石流/滑坡 :强降雨或暴雨触发山体滑坡,破坏交通、房屋及基础设施,如2025年常州梅雨季节需防范此类灾害。
-
海洋灾害类
- 海啸/风暴潮 :极端天气引发海平面上升,加剧沿海地区洪涝和侵蚀风险。
-
生态与健康类
-
森林火灾 :极端高温、干旱引发森林大火,如2019年澳大利亚火灾导致数百万动植物死亡。
-
疾病传播 :洪涝、高温改变病媒生物分布,增加登革热、疟疾等传播风险。
-
总结 :极端天气通过直接破坏基础设施、影响农业生产、威胁人类健康等多方面造成巨大损失,需加强预警和适应措施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