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常见的极端气候现象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它们由赤道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变化引发,具有全球性连锁效应,可导致干旱、洪水、热带风暴等极端天气频发,且通常以2-7年为周期交替出现。
厄尔尼诺现象
当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0.5℃以上并持续半年,即形成厄尔尼诺。其核心特征包括:
赤道附近暖水层向东扩展,削弱东南信风,改变大气环流模式
南美洲西海岸暴雨洪涝风险激增,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地区易出现持续性干旱
北半球冬季偏暖,我国南方可能遭遇“暖冬”并伴随强降雨
拉尼娜现象
与厄尔尼诺相反,拉尼娜表现为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偏低0.5℃以上,通常持续9-12个月:
增强沃克环流,推动冷空气南下,导致北半球冬季寒潮频率增加
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量显著上升,我国华北汛期降水可能偏多
易引发极端冷热交替,如2020年拉尼娜期间北美出现历史性极寒与高温并存的天气
全球变暖背景下,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强度与频率呈现不确定性变化,二者交替可能加剧区域性气候异常。建议通过权威气象机构发布的长期预报,提前规划农业灌溉、能源储备及防灾减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