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可选,除特殊专业外无限制
关于高考小语种政策,综合近年教育部规定及改革方向,整理如下:
一、可选语种与考试安排
-
可选语种范围
全国统考科目包含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种小语种,考生可任选其一参加高考。
-
考试时间与形式
-
一年两考机制 :综合改革省份采用教育部统一命题的试卷,考生可选择1月8日或6月8日参加考试,取两次成绩中的最高分计入总成绩。
-
自命题省份 :可自行安排另一次考试时间,但需符合教育部整体框架。
-
-
听力与口试要求
-
听力部分包含日常对话和简单新闻报道,口语要求表达基础日常用语。
-
外语专业考生需参加省级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试。
-
二、政策优势与保障
-
录取政策
-
除军事、国防、公共安全等特殊院校(专业)外,高校不得限制小语种考生报考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
不得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禁止对小语种考生设置额外限制。
-
-
试卷难度与公平性
-
教育部统一命题的小语种试卷难度比英语低5-10个百分点,且听力材料均为日常化内容。
-
自命题省份需参照教育部标准,确保难度一致性。
-
-
教学支持与改革
-
教育部配备专职学科秘书指导小语种教学,推动考试内容改革(如强化听、说能力考核)。
-
部分省份将小语种纳入高中必修课程体系,学分要求逐步提高。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加分政策 :小语种可作为高考加分科目,但具体加分标准由各省自主制定(如A档30分、B档20分、C档10分)。
-
报考要求 :学习小语种的学生需完成规定学分,且部分省份要求结合第二外语学习。
以上政策自2019年逐步完善,2020年后进一步强化了公平性与包容性,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小语种,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