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的政策,毕业工作两个月被辞退后是否仍算作应届生,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应届生的定义
应届生通常指在毕业当年或择业期内(一般为毕业后两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根据相关认定标准,应届生身份的关键在于是否缴纳过社保和是否在择业期内。
2. 是否缴纳社保的影响
- 如果在毕业后的工作中未缴纳社保,那么即便被辞退,仍可保留应届生身份。这是因为未缴纳社保意味着工作经历尚未被正式记录,应届生身份不会因此受到影响。
- 如果在试用期内或短暂工作期间缴纳了社保,则可能会被认定为已落实工作单位,从而失去应届生身份。
3. 地区政策差异
目前,多地出台了针对应届生身份认定的新政策,部分省份放宽了对应届生的认定标准。例如:
- 湖南省:明确高校毕业生身份的认定时间为毕业证书落款日期的三年内,不要求未缴纳社保或无工作经历。
- 四川省:取消对应届生身份的社保缴纳限制,允许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仍保留应届生身份。
4. 实际案例的参考
有类似情况的职场新人曾在试用期被辞退,但因未缴纳社保,最终仍被认定为应届生。这说明在部分地区,工作经历和被辞退并不必然导致应届生身份的丧失。
5. 总结与建议
- 如果您在毕业后的工作中未缴纳社保,则仍可被认定为应届生。
- 若您所在地区已出台放宽政策,则社保缴纳情况可能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的认定。
- 建议您咨询当地人社部门或相关招聘单位,以确认最新的政策规定。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有进一步疑问,欢迎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