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的身份界定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
1. 应届生的定义
应届生通常是指未落实工作单位且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等的毕业生。根据政策,应届生的身份可以保留两年(即择业期内)。
2. 是否上班对应届生身份的影响
- 如果仅实习:实习通常被视为在校学习的一部分,因此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
- 如果已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这意味着毕业生已经正式就业,不再符合“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条件,应届生身份会被视为丧失。
3. 不同场景下的具体规定
- 公务员考试:部分岗位明确要求报考者为“应届高校毕业生”,需满足未落实工作单位且档案、户口等保留在原学校或相关机构。如果已上班,即使仍在择业期内,也可能无法报考这些岗位。
- 企业招聘:企业通常对应届生的定义较灵活,部分单位可能接受择业期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为应届生,但也可能要求“当年毕业”。
4. 总结与建议
- 如果您目前处于择业期内(毕业后两年内),但尚未签订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仍然可以保留应届生身份。
- 如果您已签订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则不再符合“应届生”的定义,可能无法享受部分针对应届生的政策或岗位机会。
如果您计划报考公务员或进入特定企业,建议提前了解具体要求,以免影响您的报考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