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共有18个,其中7个非省会城市跻身这一行列,超大城市阵营已扩容至10座,经济与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
全国18个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为:重庆3191万人、上海2487万人、北京2170万人、成都2100万人、广州1881万人、深圳1756万人、天津1368万人、武汉1364万人、西安1316万人、苏州1292万人、郑州1262万人、杭州1237万人、石家庄1160万人、临沂1100万人、东莞1097万人、长沙1086万人、青岛1078万人和合肥1000万人。这些城市占全国人口比重接近五分之一,但面积仅占全国2.7%,其中重庆是面积最大的“巨无霸”城市,深圳则成为密度最高的人口中心。
这18个城市中,10个已迈入超大城市门槛,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东莞和杭州,城区常住人口均超千万。城区人口统计严格限定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因此部分全域人口大市如石家庄、临沂的城区人口未达标,仅以市域总人口入选千万俱乐部。从经济格局看,东部位居主导地位,11个城市位列其中;中部与西部分别占据4席和3席,东北地区则暂无城市列入。其中广东独占3席(广州、深圳、东莞),山东和江苏各2席,凸显经济强省对人口的强大吸附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占据核心地位,城市群内部通过基础设施连接和产业分工形成紧密协作。超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不仅是区域经济中心,也是创新要素的集聚地,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些城市快速扩张,如杭州医药港已吸引默沙东等全球药企布局。与此部分中西部城市如成都、西安凭借强省会战略快速崛起,其人口首位度(即省会人口占全省比例)远超普通地级市,显示省域资源集中化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GDP万亿城市中,除南京、济南外,其余绝大多数城市人口均超千万,但部分经济强市如苏州、佛山因城区人口不足未能跻身超大城市。未来,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城市群协同发展与产业转移或将重塑人口与经济格局,吸引更多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同时推动中小城市实现特色化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