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三十条硬措施”是针对春运及节假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的核心要求,旨在强化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核心目标
-
确保安全稳定 :通过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监管效能,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
提升应急能力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强化救援物资储备和区域协作机制。
二、重点措施
-
风险隐患排查
-
聚焦重点领域(如客运航线、高风险路段)、重点企业(“两客一危”企业)、重点部位(易积雪结冰路段),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并落实闭环管理。
-
结合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开展动态清零管理。
-
-
强化应急保障
-
完善“30+6”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体系,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保障。
-
推进“云+端”公路勘察测绘,建立智能感知和决策调度体系。
-
-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
要求企业建立全链条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细化操作手册(如车辆自检清单、维修记录)。
-
企业负责人每月带队检查重点环节,监控系统需实时识别疲劳驾驶、超速等风险。
-
-
强化监管与责任追究
-
通过专项培训、入企宣传等方式确保政策落地,对落实不力者依法追责。
-
建立事故回溯机制,倒查培训、检修、监控记录。
-
三、实施要求
-
分领域细化措施 :结合行业实际制定可操作方案,如江苏省将措施细化到12条并落实岗位责任。
-
强化政治责任 :通过设立“党员服务点”等方式,将政策执行与纪律建设结合。
该措施体系通过“五个确保、四个突出”(如强降雨期间“四停”原则)强化执行,确保春运及节假日交通运输安全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