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作业安全措施的核心在于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强化人员培训与设备管理,并建立多重防护机制。关键措施包括:双人值乘制度、装卸作业限界管控、制动系统定期试验、恶劣天气降速运行,以及应急处理预案的完善。
- 标准化操作流程:轨道车运行需遵循“彻底瞭望、确认信号、准确呼唤、手比眼看”的十六字令,严禁臆测行车。装卸材料时需确保货物稳固、不超限,邻线来车时立即停止作业。
- 设备与人员管理:出车前必须检查发动机、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状态,副司机需全程参与安全确认。停留超过20分钟需重新进行制动试验,管压不低于500kPa。
- 特殊场景防护:电气化区段作业需保持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复线区段禁止从邻线侧上下车或作业。作业平台转向时严禁人员移动,速度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
- 应急与防溜措施:突发故障需立即停车并通知车站,停留过夜时需双向止轮并加锁防盗。冬季需做好管路防寒包扎,发动机预热禁用明火。
总结:轨道车安全依赖制度、技术与人的协同,任何环节疏漏都可能引发事故。定期演练与动态风险评估是持续提升安全水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