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岗位的安全规定是保障旅客和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涵盖多个方面。以下是综合整理的核心规定:
一、基础安全规范
-
着装与仪容
- 穿着制式工作服,保持整洁,禁止穿长裤、高跟鞋、拖鞋等不符合规定的鞋服。 - 工作时佩戴安全帽(如需进行列车检查等作业)。
-
行为准则
- 严禁在工作岗位上看书、玩手机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 - 禁止吸烟,保持车站、车厢空气质量和消防安全。
二、作业安全规范
-
设备操作
- 未经授权不得擅自检修电力设备或进行维修作业,需调用专业人员。 - 正确使用站台电梯、扶梯,遇突发情况(如停电)立即引导旅客从安全出口疏散。
-
线路作业
- 走天桥、地道或平交道,执行“一停、二看、三通过”制度,严禁钻爬车底、跨越股道。 - 车辆通过时保持安全距离,小型机动车限速10km/h行驶。
三、旅客服务安全
-
秩序维护
- 合理使用天桥、地道,防止旅客对流和拥挤现象,及时清理站台滞留人员。 - 严查危险品,配合公安人员开展安全检查,禁止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
-
应急处理
- 列车突发制动时,组织旅客有序疏散,避免踩踏。 - 无人护送的“患者”需在车站或列车上指定专人看护,移交至站或换乘站处理。
四、其他专项规定
-
消防安全
- 车站、车厢配备消防设施,定期检查维护,冬季清除积雪、积水并设置防滑措施。 - 禁止在站台、车厢内吸烟,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
职业健康
- 接班前充分休息,避免疲劳作业,班中禁止饮酒。 - 长期在噪声、粉尘环境工作需佩戴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五、旅客安全宣传
- 定期向旅客宣传铁路安全知识,执行“停开、动关、出站锁、四门了望”制度。- 提醒旅客正确使用行李架、扶梯等设施,避免发生意外。
以上规定需结合铁路客运岗位实际操作流程,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确保员工熟练掌握。需依靠旅客配合,共同维护铁路运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