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的重要政策文件,明确了衔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方向,确保在过渡期内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衔接资金设立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过渡期内(2021-2025年),旨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推动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巩固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其主要目标包括: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防止返贫监测机制、产业扶持和就业支持等措施,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
- 支持乡村振兴: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资金用途与分配
衔接资金的使用范围涵盖以下方面:
- 支持防止返贫:包括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安排公益岗位补助等。
- 促进产业发展:优先支持特色优势产业,逐年提高资金占比,助力农村产业提档升级。
- 改善农村环境:支持农村供水、道路等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就业与增收:通过小额信贷贴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方式,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
在资金分配上,衔接资金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同时兼顾脱贫县和非贫困县的均衡发展。
三、实施重点与创新
衔接资金管理办法的实施重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 资金管理优化:延续脱贫攻坚期内的有效做法,如压实责任、强化绩效管理等,同时结合新形势优化资金分配与使用。
- 创新支持方式:优先支持监测对象和脱贫户增收,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 政策保障:明确各级财政部门需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衔接资金,确保资金来源稳定。
四、政策意义与展望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实施,不仅为脱贫地区提供了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还通过优化资金结构和创新使用方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未来,衔接资金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如需了解更多政策详情,可参考中国政府网发布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