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质量月活动方案是每年9月由国家多部门联合推动的全民质量提升行动,旨在通过主题宣传、企业帮扶、质量惠民等多元化举措强化全社会质量意识,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品牌建设。2025年活动以“加强质量支撑 共建质量强国”为核心,覆盖质量知识普及、技术帮扶、典型案例宣传等重点领域,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全民行动的质量共治格局。
-
主题宣传与全民参与
活动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海报、质量知识竞赛等形式普及质量理念。例如,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主题宣传素材,各地开展“质量大讲堂”“实验室开放日”等互动活动,北京市组织质量知识竞赛,上海市推广质量工匠案例,以群众性活动激发参与热情。 -
企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聚焦中小企业,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等帮扶行动。链主企业与上下游协同推进质量升级,如吉林省举办汽车产业链质量成果展,江苏省推动缺陷产品召回宣传,助力产业链韧性提升。 -
区域质量品牌培育
深化质量强县(区、镇)建设,通过区域合作(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质量标准大会)打造特色品牌。浙江省开展“浙江制造”品牌故事大赛,内蒙古举办青少年质量营,提升区域质量竞争力。 -
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产品等重点领域整治,开展“电梯安全宣传周”“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活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费提示和违法案例,强化民生领域质量保障。 -
质量文化长效建设
企业通过质量月活动内化质量文化,如链多多食品公司推行“质量标兵评比”“QCC改善提案”,百瑞君科技公司开展质量口号征集,将质量意识融入员工日常实践。
总结:全国质量月活动以系统性方案推动质量社会共治,2025年更强调科技赋能与国际化合作。企业可结合自身需求,参考典型案例设计针对性活动,将短期行动转化为长期质量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