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4月15日,这一日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明确规定,旨在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构建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自2016年首个教育日启动以来,该活动已成为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强化公众责任感的重要平台。
-
法律依据与设立背景
201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第十四条将4月15日确立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呼应***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日期同时纪念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安委首次会议,凸显国家安全在治国理政中的核心地位。 -
核心目标与活动形式
教育日通过普法宣传、案例剖析、主题展览等形式,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社区和企业。近年主题如“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等,强调非传统安全(如数据安全、生物安全)与民生关联,引导公众识别风险并参与维护。 -
公众参与渠道
公民可通过举报电话12339或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平台反馈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教育日标识(数字415与红星组合)象征全民团结守护安全的决心,强化视觉传播力。 -
长期意义与社会价值
国家安全是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教育日不仅提升法律意识,更推动“大安全格局”构建。2025年将迎来第十个教育日,主题聚焦“走深走实十周年”,进一步深化全民行动力。
总结:国家安全关乎每个人,牢记4月15日并积极践行安全责任,是公民对“国泰民安”最直接的贡献。从举报渠道到日常警惕,微小行动汇聚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