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倍问题10道3年级

差倍问题是一种常见的小学数学应用题,通常出现在三年级的教学中。这类问题通过已知两个数的差和倍数关系,要求出这两个数各是多少。以下为10道典型差倍问题题目,每道题目均配有解题思路,帮助孩子掌握解题方法。

题目一

题目:小华有20颗糖果,小明比小华多12颗,小明的糖果数是小华的2倍。小华和小明各有多少颗糖果?

解题思路

  1. 确定倍数关系:小明糖果数是小华的2倍。
  2. 计算1倍量:小华糖果数为(20 - 12)÷(2 - 1)= 8颗。
  3. 求出2倍量:小明糖果数为8 × 2 = 16颗。

答案:小华有8颗糖果,小明有16颗糖果。


题目二

题目:小红有30支铅笔,小刚比小红多20支,小刚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红和小刚各有多少支铅笔?

解题思路

  1. 确定倍数关系:小刚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
  2. 计算1倍量:小红铅笔数为(30 - 20)÷(3 - 1)= 5支。
  3. 求出3倍量:小刚铅笔数为5 × 3 = 15支。

答案:小红有5支铅笔,小刚有15支铅笔。


题目三

题目:小明的身高是爸爸的一半,小明比爸爸矮30厘米。小明和爸爸各有多高?

解题思路

  1. 确定倍数关系:小明身高是爸爸的一半。
  2. 计算1倍量:爸爸身高为(30 ÷(2 - 1))+ 30 = 60厘米。
  3. 求出小明身高:小明身高为60 ÷ 2 = 30厘米。

答案:小明身高30厘米,爸爸身高60厘米。


题目四

题目:果园里有梨树和苹果树共1500棵,其中梨树的棵树是苹果树的4倍。梨树和苹果树分别有多少棵?

解题思路

  1. 确定倍数关系:梨树是苹果树的4倍。
  2. 计算1倍量:苹果树数量为1500 ÷(4 + 1)= 300棵。
  3. 求出梨树数量:梨树数量为300 × 4 = 1200棵。

答案:梨树有1200棵,苹果树有300棵。


题目五

题目:两袋米共重90千克,其中一袋比另一袋重20千克,重的一袋是轻的一袋的3倍。两袋米各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

  1. 确定倍数关系:重的一袋是轻的一袋的3倍。
  2. 计算1倍量:轻的一袋重量为(90 - 20)÷(3 - 1)= 35千克。
  3. 求出重的一袋:重的一袋重量为35 × 3 = 105千克。

答案:轻的一袋35千克,重的一袋105千克。


题目六

题目: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男生比女生多8人。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题思路

  1. 确定倍数关系:男生是女生的2倍。
  2. 计算1倍量:女生人数为(40 - 8)÷(2 - 1)= 32人。
  3. 求出男生人数:男生人数为32 × 2 = 64人。

答案:男生有64人,女生有32人。


题目七

题目:小红买了10个苹果和5个橘子,苹果的总价是橘子的3倍,苹果比橘子多花了15元。苹果和橘子各多少钱?

解题思路

  1. 确定倍数关系:苹果总价是橘子的3倍。
  2. 计算1倍量:橘子总价为(15 ÷(3 - 1))= 7.5元。
  3. 求出苹果总价:苹果总价为7.5 × 3 = 22.5元。

答案:苹果总价22.5元,橘子总价7.5元。


题目八

题目:小刚和小明共有48个玩具,小明比小刚多8个,小明的玩具数是小刚的2倍。小刚和小明各有多少个玩具?

解题思路

  1. 确定倍数关系:小明玩具数是小刚的2倍。
  2. 计算1倍量:小刚玩具数为(48 - 8)÷(2 - 1)= 40个。
  3. 求出小明玩具数:小明玩具数为40 × 2 = 80个。

答案:小刚有40个玩具,小明有80个玩具。


题目九

题目:一辆公共汽车上有30人,下车10人后,上车的人数是下车人数的2倍,此时车上共有多少人?

解题思路

  1. 确定倍数关系:上车人数是下车人数的2倍。
  2. 计算1倍量:下车人数为10人。
  3. 求出上车人数:上车人数为10 × 2 = 20人。
  4. 计算总人数:总人数为30 - 10 + 20 = 40人。

答案:车上共有40人。


题目十

题目:小明和小红共有60本书,小明比小红多20本,小明的书是小红的3倍。小明和小红各有多少本书?

解题思路

  1. 确定倍数关系:小明的书是小红的3倍。
  2. 计算1倍量:小红的书的数量为(60 - 20)÷(3 - 1)= 20本。
  3. 求出小明书的数量:小明的书的数量为20 × 3 = 60本。

答案:小红有20本书,小明有60本书。


总结

差倍问题通过找“1倍量”和倍数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快速解决类似应用题。以上10道题目涵盖了常见的差倍问题类型,建议孩子通过反复练习,熟悉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本文《差倍问题10道3年级》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928012.html

相关推荐

数学假设法的例子

数学假设法通过合理假设简化复杂问题,以下是典型应用实例: 一、鸡兔同笼问题 问题 :鸡兔同笼,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解法 :假设全是鸡(或兔),计算脚数差异。例如假设全是鸡,则脚数为35×2=70只,实际多出94-70=24只脚。每将一只兔替换为鸡,脚数减少2只,因此兔的数量为24÷2=12只,鸡的数量为35-12=23只。 二、工程问题 问题

2025-05-11 高考

和倍问题经典例题100题

‌和倍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的经典题型,主要考察对倍数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核心解题思路包括‌“找1倍量”“画线段图”“列方程” ‌等方法。以下是100道经典例题的精华解析,帮助孩子快速掌握解题技巧! 一、基础题型(和倍问题基本公式) ‌已知两数和与倍数关系 ‌:如“甲+乙=60,甲是乙的2倍”,直接设乙为1倍量,甲为2倍量,总和对应3倍量,60÷3=20(乙),甲=40。 ‌三个量的和倍问题 ‌

2025-05-11 高考

相遇最经典的20个应用题

​​相遇问题的20个经典应用题涵盖直线相遇、环形相遇、多次相遇等类型,解题核心为“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通过设定未知数、画线段图等方法可快速求解,常见应用场景包括两地距离计算、出发时间差异、中途变速等。​ ​ ​​1. 基础直线相遇​ ​:甲乙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速度分别为50km/h和40km/h,4.5小时后相遇,求AB距离。 ​​2. 环形跑道反向相遇​ ​

2025-05-11 高考

二年级和差问题100道

​​二年级和差问题100道:掌握数学核心思维的黄金题库!​ ​ 通过系统练习和差问题,孩子能快速理解数量关系、培养逻辑思维,​​关键亮点​ ​包括:​​基础公式巩固​ ​(如 ( 和 + 差 ) ÷ 2 = 大数 )、​​多场景应用​ ​(购物、年龄、分数等)、​​解题技巧可视化​ ​(线段图辅助)。以下是分点解析: ​​核心公式与变形​ ​ 和差问题的本质是求未知量,基础公式为 x = 2 a

2025-05-11 高考

100种套路提问搞笑搞怪

**想用搞笑搞怪的套路提问活跃气氛?掌握这100种套路提问技巧,让你秒变社交达人!**无论是朋友聚会、线上聊天还是破冰互动,巧妙运用无厘头问题能瞬间点燃欢乐氛围。下面精选5大类经典套路,助你轻松玩转幽默对话。 反逻辑脑洞题 “如果冰箱会说话,第一句会吐槽什么?”——利用日常物品的拟人化制造反差萌。 “怎么用一句话证明你很有钱?答:我从来不等手机充到100%。”——颠覆常识的答案自带笑点。

2025-05-11 高考

二年级和差问题应用题怎么讲

‌二年级和差问题应用题的核心解法是:通过画线段图理清数量关系,用“(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的公式快速计算。 ‌ 关键在于教会孩子将文字转化为直观的数学表达,并掌握分步拆解的思维方法。 ‌线段图辅助理解 ‌ 用两条长短不一的线段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标出已知的“和”与“差”。例如:“小明和小红共有12元,小明比小红多4元”,先画两条线段重叠对齐,多出的部分标注4元,总长度标12元

2025-05-11 高考

和差倍问题的经典例题

和差倍问题经典例题主要涉及三个核心类型: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以下是典型例题及解析: 一、和差问题 例题 :甲、乙两人共有糖36颗,甲给乙5颗后两人糖数相等,求甲乙原来各有多少颗糖? 解析 : 设甲原有糖数为 $x$,乙原有糖数为 $y$。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 $$ \begin{cases} x + y = 36 \ x - 5 = y + 5 \end{cases} $$ 解得:

2025-05-11 高考

和倍差倍问题应用题及公式

​​和倍差倍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题型,关键在于理解“和”“差”与“倍数”的关系。核心公式包括:和倍问题用“和÷(倍数+1)=较小数”,差倍问题用“差÷(倍数-1)=较小数”,最终通过倍数关系求出较大数。​ ​ ​​和倍问题解题步骤​ ​ ​​确定和与倍数​ ​:例如,两数和为50,大数是小数的4倍,则利用公式求较小数:50÷(4+1)=10。 ​​求较大数​ ​:较小数×倍数=较大数

2025-05-11 高考

差倍问题100个经典题型

​​差倍问题100个经典题型是小学数学中的高频考点,核心是通过已知两数的差与倍数关系求解具体数值。掌握这类题型能显著提升逻辑思维和解题效率,关键在于​ ​ ​​理解差倍公式(差÷(倍数-1)=较小数)​ ​ ​​与灵活运用线段图辅助分析。​ ​ ​​经典题型分类与解题逻辑​ ​ 差倍问题通常分为基础差倍(如年龄、数量比较)和复杂变形(如增减量后的倍数变化)。例如:“甲比乙多30元

2025-05-11 高考

和差倍问题的应用题30道

和差倍问题是一类经典的数学应用题,主要研究两个数之间的和、差、倍数关系。这类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以下将围绕和差倍问题的定义、特点、解题思路以及常见应用题展开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和差倍问题的定义与特点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其核心公式为: 大数 = (和 + 差)÷ 2 小数 = (和 - 差)÷

2025-05-11 高考

逻辑假设题解题技巧

​​逻辑假设题解题的核心在于识别论证中的隐含前提,通过填补逻辑漏洞使结论成立。​ ​ 其关键技巧包括​​搭桥法建立论据与结论的联系​ ​、​​排除他因确认必要条件​ ​,以及​​反向假设验证选项合理性​ ​。以下是具体方法: ​​理解题干结构​ ​:快速定位论点和论据,明确论证的逻辑断点。例如,若题干提到“所有A都是B,因此A具有C属性”,则需补充“B与C的关联性”这一隐含前提。

2025-05-11 高考

数学证明题解题思路

​​数学证明题的解题思路可从审题、分析、推理三阶段展开,核心是构建逻辑链条:​ ​​​审题阶段需精准提取已知条件并转化为图形标记;分析阶段采用正向推理、逆向溯源或综合策略定位解题切入点;推导阶段需灵活运用等量代换、构造全等三角形等技巧完善证明链​ ​。 数学证明题解题需系统化思维。​​审题时必须逐字解析条件​ ​,例如在几何题中标记边角关系,在代数题中标注函数特性,并将隐性条件文字化

2025-05-11 高考

二年级和差问题应用题

二年级和差问题应用题的核心是理解“和”与“差”的关系,通过画线段图或简单算式解决两类数的求和与差问题。 基本概念 和差问题指已知两数的和 与差 ,求这两个数。例如:“小明和小红共有12支铅笔,小明比小红多2支,两人各有几支?”解题关键是掌握公式: $$ \text{较大数} = (\text{和} + \text{差}) ÷ 2 \ \text{较小数} = (\text{和} -

2025-05-11 高考

数学假设法是什么意思

数学假设法是一种通过假设某个条件为真,然后利用已知条件和已证明的定理进行推理,以推导出矛盾,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以下是数学假设法的详细介绍: 定义 当某一变因素的存在形式限定在有限种可能时,假设该因素处于某种情况,并以此为条件进行推理,这种方法称为假设法。 特点 简化问题 :通过假设,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简单问题,降低了解题的难度。 逻辑性强 :注重推理和论证,有利于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2025-05-11 高考

形成假设基于什么方法

形成科学假设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途径,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推理与验证: 归纳法 通过观察大量现象或实验结果,总结出普遍规律或模式,形成一般性结论。例如,观察到多个案例中某一因素与结果存在关联,从而归纳出因果关系假设。 演绎法 基于已有理论或定律,推导出特定情境下的结论。例如,根据心理学理论中“认知失调”概念,演绎出特定群体中该理论适用性的假设。 类比法 将已知现象与类似情境进行比较

2025-05-11 高考

假设法解题公式

假设法解题公式的核心在于通过设定合理假设简化复杂问题,再验证或推翻假设以找到答案,常用于数学、逻辑推理等场景。其通用步骤可总结为:提出假设→逻辑推导→验证结论→调整或确认。 明确问题与假设条件 分析题目关键信息,确定未知量或矛盾点,提出初步假设(如“假设A成立”或“设未知数为X”)。假设需符合题目约束且便于计算,例如几何题中假设图形为特殊形状,代数题中设定变量关系。 基于假设进行推导

2025-05-11 高考

原假设步骤

‌原假设步骤是统计学假设检验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设定假设、选择检验方法、计算统计量、比较临界值和做出决策5个关键步骤 ‌。其核心目的是通过样本数据判断原假设(H₀)是否成立,为研究结论提供量化依据。 ‌设定假设 ‌ 明确原假设(H₀)和备择假设(H₁)。原假设通常表示“无效应”或“无差异”(如“两组均值相等”),备择假设则提出相反主张(如“两组均值不等”)。假设需具体且可量化,例如H₀:

2025-05-11 高考

假设分析法的步骤

假设分析法的步骤可分为以下五个核心环节,结合理论与实践应用: 一、明确研究问题与目标 核心要点 :确定研究的核心问题,设定清晰、可衡量的目标。这是后续假设提出和验证的基础。 操作建议 :通过“why”提问法挖掘问题根源,避免假设偏离实际。 二、提出可验证性假设 核心要点 :基于已有知识和理论,提出具有明确条件和结果的假设,确保可证伪性。 操作建议

2025-05-11 高考

重要假设的三个条件

科学研究中,假设是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一个重要假设的成立需要满足三个关键条件:可证伪性 、逻辑一致性 和经验基础 。这些条件确保假设不仅具备科学价值,还能指导后续的研究和验证。 1. 可证伪性 假设必须具备可证伪性,即它可以通过实验或观察被推翻。可证伪性是科学假设的核心特征,因为它确保假设不是不可检验的断言。例如,假设“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只要发现一只黑天鹅,这一假设即可被证伪

2025-05-11 高考

假设建立的步骤

​​建立网站的步骤可概括为五步:明确目标、购买域名与托管服务、搭建网站结构、上传内容并进行测试、发布与维护。整个过程需确保域名解析准确、服务器稳定、网站代码合规且通过基础测试。​ ​ 选择目标需与用途匹配,如展示个人作品、在线业务或内容分享,后续步骤将围绕目标展开。购买域名和托管服务是基础,域名应简短易记且未被注册,托管服务影响网站访问速度与稳定性。搭建网站结构需规划页面层级与导航逻辑

2025-05-11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