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需从人员培训、制度落实、细节管理及第三方服务监管等多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一、强化护理人员培训
-
专业技能提升
定期开展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培训(如静脉输液港维护),并组织护理核心制度(查对、交接班、分级护理等)与安全用药管理培训,结合案例强化“三查八对一注意”执行。
-
低年资护士专项培养
针对低年资护士制定培训计划,提升其专业能力,确保操作规范与质量安全意识。
二、落实标准化管理制度
-
9S现场管理
通过物品分类标识、仪器设备三级管理、抢救流程优化(如输液椅编号、床位对号入座),实现空间高效利用与操作精准性。
-
质量安全考核机制
完善质控指标体系,建立院科两级巡查制度,对操作规范、文书书写、不良事件上报等关键环节进行量化考核。
三、注重细节与流程优化
-
查对与交接强化
优化门诊输液查对流程,使用编号管理输液椅、床位,减少人为差错;强化危重患者交接记录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
文书与风险防控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建立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预防联动机制,确保治疗记录与护理措施可追溯。
四、第三方服务监管
-
资质与流程规范
严格第三方护理人员持证率(100%),规范服务流程与设备维护,建立双向沟通、联合督查及信息化追溯机制。
-
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
通过患者满意度、安全保障度等维度评价服务质量,鼓励开展质量安全竞赛活动,树立典型促进全员参与。
五、文化理念与目标管理
-
安全教育常态化
通过科室交班会、质量安全竞赛、案例分析等,强化全员质量与安全意识,落实“细节决定成败”的服务理念。
-
目标导向管理
以患者需求为核心,分解年度护理目标,强化责任意识,确保等级评审、专科建设等任务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