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重点聚焦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核心内容包括**战争、第二次**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五大板块,需掌握事件背景、条约内容、社会影响及历史意义。
-
**战争(1840-1842年)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英国倾销**引发。重点包括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赔款、五口通商等),标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第二次**战争(1856-1860年)
列强进一步侵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趁机割占150万平方公里领土,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农民阶级反清斗争,金田起义开始,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虽失败但打击了清政府和外国势力。 -
辛亥革命(1911年)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爆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但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彻底改变社会性质。 -
新文化运动(1915年起)
思想解放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批判封建文化,代表人物陈独秀、鲁迅,为五四运动奠定基础。
复习时需梳理时间线,对比条约异同,理解事件间的逻辑关联,并强化对历史概念(如半殖民地化)的阐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