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2023年各县GDP排名显示,桃城区以501.2亿元稳居榜首,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6.55%,景县(203.2亿元)和深州市(183.8亿元)分列二、三位。从人均GDP看,桃城区(5.98万元)、安平县(5.17万元)和武强县(5.16万元)位列前三,区域经济差距相对较小,呈现“主城引领、特色产业支撑、农业县协同”的发展格局。
-
总量排名与区域特征
桃城区作为行政与经济中心,GDP总量超500亿元,第三产业占比突出(53.9%),依托现代服务业和食品工业(如养元六个核桃)拉动增长。景县、深州市和安平县紧随其后,分别以橡塑制品、农副产品加工和丝网制造(安平丝网占全国80%份额)为主导产业。枣强县、冀州区等中游区县GDP在140亿元左右,依赖玻璃钢、裘皮加工等传统产业升级。武强县(89.17亿元)虽总量垫底,但文旅与乐器制造特色鲜明。 -
人均GDP差异与经济活力
桃城区人均GDP近6万元,是末位故城县(3.16万元)的1.89倍,但整体差距小于河北省平均水平。安平、武强等县凭借民营经济(如家庭式丝网加工)实现人均指标逆袭,而深州市、阜城县等农业县因人口外流导致人均表现较弱。饶阳县(4.64万元)则通过设施农业(“蔬菜之乡”)提升效益。 -
产业结构与未来潜力
衡水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3.8:32.3:53.9,服务业占比过半,但县域分化明显。桃城区、高新区以科技和金融为主,特色产业县(如景县橡塑、安平丝网)加速智能化转型,农业县(如故城甘薯加工)侧重三产融合。未来,衡水湖文旅开发与京津冀产业转移或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布局。
提示:衡水市县域经济需平衡总量与人均指标,主城区可强化高端服务业,特色产业县应深化品牌建设,农业县需依托生态资源推动差异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