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需遵循严格的法律规定,核心限制包括:发起人持股1年内禁转、董监高每年转让不得超过25%、优先购买权制度等。转让程序需经股东会决议、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特殊情形还需国务院国资委审批。
-
转让主体限制:发起人自公司成立起1年内不得转让股份(司法强制等除外);董监高任职期间年转让比例≤25%,离职后6个月内禁转。公司章程可对内部转让增设额外限制。
-
优先购买权流程:股东对外转让股权需书面通知其他股东,30日内未答复视为同意。半数以上反对时,反对股东需自行购买,否则视为同意。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享有优先受让权。
-
特殊程序要求:涉及国有股权转让需逐级报批至国务院国资委,提交职工安置方案、法律意见书等11项材料。非国有股权转让需完成尽职调查、签署协议并变更工商登记。
-
法律风险防范:需核查股权是否被冻结或质押,通过工商登记确认权利状态。转让无记名股票需交付生效,记名股票需背书并变更股东名册。
合规的股权转让既能保障股东权益,也能避免公司治理纠纷。建议转让前咨询专业律师,确保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