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陆源污染、船舶与海上活动排放、大气沉降以及海洋倾废四大类,其中陆源污染占比最高且影响显著,而重金属与持久性有机物的累积威胁尤为深远。
海洋污染的来源多元化且具有地域扩散性。陆源污染作为最大的污染途径,涵盖工业废水、农业径流及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含重金属(如镉、汞)、营养盐(氮磷)等污染物,通过河流与大气沉降渗透近海生态系统,引发赤潮等次生灾害。与此沿海经济活动加剧了污染负荷,如填海造地破坏栖息地并增加污染物截留。船舶及海上作业是另一重要来源,油类泄漏、含油废水排放及塑料废弃物常集中于繁忙航道,尤其对敏感海域的生物群落构成威胁。第三类污染源为大气沉降,燃煤与交通排放的氮化物、重金属随大气环流迁移至海洋,其中铵氮的跨介质输送在黄海等区域甚至超越地表径流贡献率。海洋倾废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工业废渣与疏浚物倾倒,造成海底毒性与沉积物质量恶化。需特别关注的是复合污染——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生物放大效应,如持久性有机物通过贝类富集影响人类健康,其治理需兼顾污染源削减与生态修复双重路径。全球海平面上升与气候变化更放大了局部污染风险,凸显系统性防控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