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车出事故司机是否担责,关键看事故发生时是否属于职务行为。若司机正常执行工作任务且无故意或重大过失,责任由公司承担;若存在酒驾、严重违规等过错,司机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私自用车则需自行担责。
-
职务行为与责任划分
司机驾驶公司车辆因公务发生事故,根据《民法典》规定,用人单位需承担侵权责任。例如正常送货途中因避让行人引发剐蹭,公司需赔偿第三方损失。但若司机因超速、闯红灯等重大过失导致事故,公司赔偿后有权向司机追偿。 -
司机个人过错的法律后果
- 民事赔偿:若司机酒驾或危险驾驶致人受伤,需按责任比例赔偿医疗费、财产损失等。
- 行政处罚:交警可能对违规司机处以罚款、扣分或吊销驾照。
- 刑事责任:造成死亡或重伤等严重后果且负主责时,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面临有期徒刑。
-
私自用车的责任归属
下班后擅自驾驶公车办私事出事故,责任完全由司机承担。例如周末用车接送亲友发生碰撞,需自行处理赔偿且公司可能追究车辆损坏责任。 -
司机应对事故的正确做法
无论责任归属,司机应立即报警、保护现场并配合调查。留存事故认定书、医疗记录等证据,避免因处理不当扩大责任。同时需遵守公司内部流程,如及时上报并协助保险理赔。
总结:司机责任与职务行为、过错程度紧密相关。遵守交规、明确用车权限是规避风险的关键,遇事故时依法处理可减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