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安家园建设实施方案,综合多个权威文件和活动方案,可归纳为以下核心内容:
一、建设目标
-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覆盖社区、村居的治安防控网络,提升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
-
预防安全事故 :有效降低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率,减少出租房及公共安全场所事故。
-
强化社会治理 :整合政府、社会、居民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重点任务
(一)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
基础防范 :
-
推广安全知识进家庭,开展法律、消防、防盗等培训。
-
完善出租房管理,排查群租房、安全隐患,实现房屋信息动态管理。
-
-
巡逻防控 :
-
组织社区民警定期巡逻设卡,重点打击黑恶势力、治安案件,开展夜间治安防控。
-
推广“平安家庭”与“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矛盾纠纷调解、禁毒禁赌等工作。
-
(二)平安家庭创建
-
家庭主体作用 :
-
动员职工、居民参与,实现平安家庭创建率95%以上。
-
开展“五进”家庭活动:普法宣传、科普教育、道德建设、安全知识、扶贫帮困。
-
-
重点人群关怀 :
-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预防犯罪;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安全需求。
-
实施社会救助,化解家庭矛盾纠纷,防范家庭暴力。
-
(三)安全意识提升
-
科普与教育 :
-
通过宣传栏、讲座、手册等形式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居民应急处理能力。
-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居民应对压力、预防心理问题。
-
-
隐患排查整治 :
-
定期开展消防、治安、防盗隐患排查,及时整改问题。
-
推广使用烟雾报警器、灭火器等设备,提升家庭安全防护水平。
-
三、实施步骤
-
组织动员阶段 :成立平安家园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开展宣传发动。
-
重点突破阶段 :集中力量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
巩固提升阶段 :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考核评估,持续改进工作。
四、保障措施
-
政策支持 :将平安家园建设纳入综治考核体系,落实领导干部责任。
-
科技保障 :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治安管理智能化水平。
-
社会参与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平安建设,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通过以上措施,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平安家园建设体系,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