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需修满144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课占8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不少于42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4学分。这一标准在全国多省市统一执行,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兼顾个性化学习需求。
-
必修课程为核心基础:语文、数学、外语等国家规定科目占88学分,涵盖学科主干知识,所有学生必须完成。例如,语文需8-10学分,体育与健康达11-12学分,强化基础能力与身体素质。
-
选择性必修课支持升学与兴趣:学生需根据高考科目或兴趣选择至少42学分。例如,计划高考的学生需修满语文、数学、外语的上限学分,其他科目可自由搭配模块,如技术、艺术类课程。
-
选修课拓展个性化发展:校本课程和专题教育占14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志愿服务等。例如,完成2个跨学科课题可获6学分,三年志愿服务满40小时计2学分。
-
学分认定严格透明:学校通过考试或过程性考核评定学分,未达标者可补考或重修。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水平测试合格也是毕业前提。
提示:学生应尽早规划选课,平衡必修与兴趣课程,并关注地方政策微调(如综合实践活动学分分配)。修满144学分后,仍可继续选修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