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环境卫生整治方案的核心是通过明确分工、规范管理,营造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关键要点:
一、总体目标
通过卫生治理实现“整洁、卫生、整齐、有序、高效”的办公环境,强化卫生管理机制,提升员工卫生意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二、责任分工
-
个人责任
-
每日上班前完成桌面、地面清扫,整理茶杯、文件等物品。
-
离开时关闭电器、水龙头,确保门窗关闭。
-
特殊岗位需保持管辖区域物品有序。
-
-
公共区域管理
-
每日由值日人员清扫地面、擦拭窗户、清洁卫生间。
-
每周五下午组织大扫除,重点清理墙面、空调滤网等。
-
三、具体要求
-
卫生标准
-
地面无灰尘、油渍,垃圾桶及时更换垃圾袋。
-
玻璃窗洁净透明,窗台无杂物。
-
会议室桌面整洁,白板擦拭干净。
-
-
物品管理
-
办公桌仅摆放必需物品,文件分类存放。
-
电器设备使用后关闭电源,长期不用时锁定屏幕。
-
四、监督与考核
-
检查方式
-
不定期抽查卫生情况,重点检查公共区域和责任人执行情况。
-
通过拍照、记录等方式量化考核。
-
-
处罚措施
-
检查不合格扣罚50元/次,连续3次不合格者额外处罚打扫公司卫生一周。
-
违反禁烟、私用公司资源等行为将严肃处理。
-
五、附加措施
-
设施维护
-
定期清洁空调、复印机等设备,保持运转正常。
-
优化垃圾处理流程,设置分类垃圾桶。
-
-
宣传引导
-
开展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
通过标语、海报强化卫生规范宣传。
-
通过以上方案,可系统提升办公室卫生管理水平,形成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