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中国新能源车企合创汽车正式宣告破产,成为今年首家倒下的造车品牌。其前身为广汽蔚来,因技术滞后、资金链断裂累计亏损30亿元,最终退出市场。同期,美国电动货车制造商Canoo、德国奥迪布鲁塞尔工厂等也因战略失误或成本压力关停,全球汽车行业洗牌加速。
合创汽车的失败源于多重因素。初期依赖广汽与蔚来资源快速扩张,但2021年蔚来撤资后,独立运营的合创未能跟上智能化趋势,技术研发滞后导致产品竞争力不足。内部管理混乱、供应链失控进一步推高成本,最终销量造假曝光(宣称年销5.2万辆,实际不足1.8万辆),资金链彻底断裂。类似案例还有美国Canoo,曾获NASA合作并估值150亿元,却因生产造假、高管离职、融资失败而破产,2025年仅卖出22辆车。
国际车企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奥迪关闭拥有76年历史的布鲁塞尔电动车工厂,裁员3000人,主因高端电动SUV销量下滑(Q8 e-tron年产能12万辆,实际仅售4.9万辆)。大众集团同期关闭欧洲3家工厂,裁员超3万人,反映传统车企转型阵痛。边缘品牌如天际汽车、极石汽车等销量暴跌至千台级别,生存空间被头部企业挤压。
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技术迭代与市场淘汰的双重考验,缺乏核心技术、资金储备或精准定位的品牌将加速出局。消费者购车时需重点关注企业研发实力与财务健康度,避免陷入售后无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