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安全生产十条禁令是保障作业安全的核心规范,重点包括严禁无证操作、违规动火、不佩戴防护装备等高风险行为。这些禁令以刚性条款明确“红线”,旨在通过强制约束消除人为隐患,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低标准。
- 严禁未经安全培训进入现场:所有人员需通过岗前安全考核,掌握应急处理流程,杜绝“无知无畏”操作。
- 严禁不戴安全帽进生产现场:头部防护是基础要求,尤其在吊装、高空作业区域必须全程佩戴。
- 严禁作业前未辨识危险源:开展作业许可审批时需同步完成风险分析,例如有限空间的有毒气体检测。
- 严禁无票证进行高危作业:动火、高空、受限空间等作业必须开具工作票,明确安全措施和监护人。
- 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焊工、电工等需持国家特种作业操作证,设备操作岗位禁止“师徒代岗”。
- 严禁未验收脚手架投入使用:脚手架须经荷载测试和结构检查,设置硬质围栏防坠落。
- 严禁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4米以上作业需使用双背带安全带,锚固点独立于作业平台。
- 严禁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防护罩、联锁装置等不得临时拆卸,维修后须恢复功能。
- 严禁在运转设备旁违规作业:禁止在皮带机、搅拌机运行时进行清扫、润滑等操作。
- 严禁瞒报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需上报监管部门,保护现场配合调查。
遵守禁令需结合日常巡查与智能监控(如AI识别未戴安全帽行为),同时通过案例培训强化员工意识。企业可将禁令纳入安全绩效考核,对违规行为“一票否决”,形成“零容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