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现场安全是保障人员生命健康和作业效率的核心前提,十大禁令聚焦违章指挥、违规操作、防护缺失等高危风险,通过刚性约束杜绝事故发生。以下是具体内容:
1. 严禁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管理人员不得为赶进度忽视安全规程,强行要求员工在设备异常、环境不达标等情况下作业,违者承担法律责任。
2. 严禁未经安全培训考核上岗
新员工、转岗人员需完成岗位风险识别、应急技能等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区,避免因操作不熟引发事故。
3. 严禁无防护进入危险区域
涉及高空、密闭空间、带电设备等区域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气体检测仪、绝缘工具等专业装备,并设置警示标识。
4. 严禁擅自关闭或拆除安全装置
机械设备的安全联锁、急停按钮、防护罩等装置需定期检查,任何人员不得私自改装或屏蔽,确保紧急状态下及时响应。
5. 严禁酒后或疲劳状态作业
酒精、药物或过度疲劳会导致判断力下降,从事驾驶、高空、精密操作等岗位前需通过状态检测,不合格者立即调离。
6. 严禁在禁火区违规动火或吸烟
油库、化学品仓库等区域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使用防爆电器,禁止携带火种,防止爆燃事故。
7. 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或工具
起重机、叉车等特种设备不得超载运行,手动工具需匹配工种需求,定期检测磨损度,避免断裂、失控等风险。
8. 严禁堵塞消防通道或安全出口
作业现场需保持逃生路线畅通,灭火器、消防栓前不得堆放物料,应急照明系统每月至少一次功能测试。
9. 严禁隐瞒事故或未遂事件
任何人员发现设备故障、隐患或轻微事故必须立即上报,利用“未遂事件”分析改进流程,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
10. 严禁独自处理突发高危作业
有限空间救援、危化品泄漏处置等情况必须执行“双人监护”制度,确保意外发生时能及时实施互助救援。
遵守安全禁令需从意识强化与行为监督双重入手。企业应通过岗前培训、现场巡查、智能监控等手段落实责任,员工需养成“风险预判、按规操作”的习惯,共同构建“零事故”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