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拖欠管理人员工资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依法**,可通过劳动仲裁、法院诉讼等途径追讨欠薪,且拖欠工资需支付赔偿金。以下是应对拖欠工资的关键措施和注意事项:
-
收集证据
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银行流水等证明劳动关系和欠薪事实的材料。若用人单位拒绝提供书面证明,可通过微信、短信、录音等方式留存沟通记录。 -
协商解决
优先与施工单位负责人沟通,明确要求支付工资并设定合理期限。协商时可书面提交《支付工资催告函》,要求对方签字确认,避免后续推诿。 -
申请劳动仲裁
向施工项目所在地或公司注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需在欠薪发生之日起1年内提出。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若单位拒不执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向住建部门投诉
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制度,管理人员若遭遇欠薪,可向当地住建局或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相关部门有权责令整改甚至处罚施工单位。 -
法院起诉
对仲裁结果不服或单位逃避责任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胜诉后欠薪可申请强制执行,法院还可将施工单位列入失信名单,限制其招投标等经营活动。 -
主张赔偿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需按应付金额50%~100%的标准加付赔偿金。计算欠薪时需包含基本工资、绩效、补贴等全部应得收入。
遇到欠薪问题需及时行动,避免超过仲裁时效。同时注意**过程中的安全,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或向工会求助。施工单位拖欠工资不仅面临法律制裁,还可能影响企业信用,劳动者应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