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可以直接从药品生产厂家进货,这种方式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同时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但需满足合法资质审核、签订规范合同等条件,且需注意不同地区政策差异(如“两票制”限制)。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合法性与资质要求
药店从厂家进货必须审核供应商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资质,确保其经营范围包含所购药品。进口药品需额外提供进口注册证和检验报告。根据《药品管理法》,非法渠道购药将面临重罚,如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货值金额2-5倍罚款。 -
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 建立长期合作:与厂家协商价格政策、最小起订量及配送细节,适合需求稳定的药店。
- 票据管理:随货需附销售凭证、质检报告,票货信息必须一致,留存至少3年备查。
- 验收重点:核对药品批号、有效期、储存条件(如冷链药品需全程温控)。
-
优势与风险对比
- 优势:价格更低、质量可控(直接溯源)、响应更快(避免批发商断货)。
- 风险:部分厂家要求大批量采购,可能增加库存压力;单体药店议价能力较弱。
-
替代渠道补充
若厂家直采受限,可结合医药批发企业(品种齐全)、医药电商平台(如药采够商城支持小批量采购)等渠道,形成多元供应链。
总结:药店从厂家进货可行且高效,但需严格合规。建议优先选择本地合规药厂,同时利用信息化工具管理采购流程,定期自查资质与票据,平衡成本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