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初审通过后,复审被拒的概率通常较低(约1%-2%),但若材料不实或政策不符,仍可能被拒。 关键风险集中在资料真实性、政策合规性及审核标准变化上,家长需确保信息一致且符合要求。
-
复审通过率高的核心原因
初审已筛选掉不符合基本条件的学生,复审主要核验材料的真实性和一致性。若初审提交的户籍、成绩等材料真实完整,复审通常仅需形式审查,通过率可达98%以上。 -
导致被拒的常见情况
- 材料造假:如伪造房产证、户口本等,复审时联网核查会直接拒录。
- 政策变动:初审后若学区政策调整或学校招生名额缩减,可能影响结果。
- 信息不一致:初审与复审提交的补充材料(如居住证明)存在矛盾。
-
降低风险的实用建议
- 提前核对材料原件与复印件的一致性,避免笔误或遗漏。
- 关注当地教育部门发布的政策更新,确保符合最新要求。
- 若涉及跨区或特殊资格(如特长生),保留相关证明备查。
总结:复审被拒是小概率事件,但需警惕细节疏漏。家长应主动沟通校方,确认材料清单与时间节点,避免因操作失误影响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