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伦理原则是指导心理咨询师专业行为的核心规范,确保来访者权益、保密性、专业胜任力及避免双重关系。其核心在于通过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和尊重五大原则,构建安全、信任的咨询环境,促进来访者心理健康与成长。
-
善行原则:心理咨询师应以促进来访者福祉为首要目标,确保服务专业有效,避免任何可能造成的伤害。例如,在咨询前明确工作性质、局限及收费标准,保障知情权。
-
保密原则:严格保护来访者隐私,个案记录、谈话内容等未经允许不得泄露。仅在法律要求或来访者可能危害自身/他人时有限突破,且需最小化披露范围。
-
专业胜任力:心理咨询师需持续学习,明确能力边界,不承接超出自身专业范围的案例。若意识到个人问题可能影响咨询,应及时寻求督导或转介。
-
避免双重关系:禁止与来访者建立咨询以外的社交、经济或亲密关系,防止利益冲突或情感剥削。结束咨询后至少三年内不得发展亲密关系。
-
公正与尊重:平等对待不同背景的来访者,不因性别、信仰等歧视,尊重其自主决定权。咨询中保持中立,避免强加价值观。
心理咨询伦理不仅是行业规范,更是对人性尊严的守护。来访者选择咨询时,可依据这些原则评估服务的专业性与安全性,而从业者需将其内化为职业习惯,确保每一次咨询都经得起伦理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