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荷月、伏月、焦月、遁月
农历六月的雅称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和文献中存在多种称谓,具体如下:
一、主要雅称
-
季夏
夏季最后一个月的统称,也指农历四五六月。
-
荷月/莲月
江南地区因荷花盛开而得名,苏杭等地有观莲节习俗。
-
伏月
因三伏天中的初伏、中伏多在六月,故称。
-
焦月
形容六月酷热难耐,万物焦枯,如《吕氏春秋》所载。
-
遁月
人们因避暑而寻找清凉之地得名,与“荷月”相对。
二、其他雅称
-
暑月 :部分文献用“暑月”代指农历六月,尤其强调小暑、大暑期间。
-
荔月 :因荔枝成熟时正值六月,故称。
-
季秋 :个别文献将六月与秋季相连称,但更强调夏季末尾。
三、补充说明
-
月份划分 :夏季分孟夏(初夏)、盛夏、季夏,六月属于季夏。
-
文化内涵 :荷月体现自然景观,焦月反映气候特征,遁月蕴含避暑文化,伏月则与节气相关。
以上雅称从自然现象、气候特征及文化寓意等多角度诠释了农历六月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