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雅称和别称主要与气候特征、植物景观及传统节气相关,具体如下:
一、核心别称
-
荷月
因农历六月荷花盛开,亭亭玉立,象征高洁品格。
-
季月
夏季三个月中的最后一个月,代表季节末尾。
-
焦月/伏月
三伏天(初伏、中伏)集中在六月,天气酷热,故称“焦月”或“伏月”。
-
季夏/季暑
夏季末期,与“孟夏”“仲夏”相对,强调季节转换。
-
暑月/溽暑
天气炎热潮湿,常与“烦暑”连用,形容闷热心境。
二、其他雅称
-
遁月 :因避暑习俗得名,指人们逃离酷暑。
-
精阳 :古人认为六月阳气最盛。
-
未月 :部分文献中与“季月”同义。
三、补充说明
-
节气关联 :包含芒种、夏至等节气,标志夏季高温开始。
-
文化内涵 :多通过植物(如荷花)、气候特征(如酷热)及避暑行为体现季节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