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别诗》邓恩铭是中国革命先驱邓恩铭在1931年就义前写给家人的绝笔诗,全诗四句28字,以“卅一年华转瞬间”开篇,直抒壮志未酬的遗憾与视死如归的豪情,核心传递了革命者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与对革命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诗中“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成为红色经典名句,展现了早期***人“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精神内核。
-
历史背景与创作动机
邓恩铭作为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创始人,1931年被捕后遭受酷刑仍领导狱中斗争。此诗写于就义前夕,既是个人生命终章的总结,更是对革命事业的终极托付。诗中化用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典故,将个人命运与民族解放紧密相连。 -
文学价值与情感张力
全诗采用七言绝句形式,语言凝练而情感跌宕。前两句以“转瞬”“奈何”烘托悲怆,后两句用“不惜”“慰九泉”转向激昂,形成由哀到壮的戏剧性转折,凸显革命者“捐躯赴国难”的崇高美学。 -
精神传承与现代意义
邓恩铭牺牲时年仅30岁,诗中“后继频频”的期盼已成现实。如今重读此诗,既能感受革命年代的血性担当,也为当代青年提供精神坐标——个体生命价值与民族复兴征程的深刻共鸣。
这首诗不仅是烈士遗墨,更是一封穿越时空的“精神家书”。它提醒我们:英雄从未走远,他们的信仰仍在这片土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