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高考录取模式将全面采用“3+1+2”新方案, 取消文理分科,实行等级赋分制,志愿填报改为“院校专业组”模式,本科批次合并录取。 这一改革打破传统壁垒,赋予考生更多选择权,同时通过科学赋分和多元录取机制提升公平性。
-
“3+1+2”考试模式
考生需参加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3门全国统考科目(每科满分150分),并在物理或历史中任选1门首选科目(满分100分),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任选2门再选科目(满分100分)。 首选科目按原始分计入总分,再选科目通过等级赋分转换,确保不同科目间的公平性。 -
等级赋分规则
再选科目(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的原始分按比例划分为A(前15%)、B(35%)、C(35%)、D(13%)、E(2%)五个等级,分别对应100~86、85~71、70~56、55~41、40~30的分数区间。 转换公式确保考生排名不变,解决科目难度差异导致的公平问题。 -
志愿填报与录取变化
- 取消一本二本批次,普通类按物理、历史科目组合分别划线投档,艺术类、体育类统一录取。
- “院校专业组”成为志愿单位,每组需满足相同选科要求(如“A大学专业组4”要求物理+不限科目)。 考生可填报45个平行志愿,远超改革前的8个,大幅提升匹配精准度。
- 调剂范围缩小:仅限同一专业组内调剂,避免跨组调剂风险。
-
特殊类型招生与综合成绩计算
体育类综合成绩=高考总分×40%+专业成绩×7.5×60%;艺术类综合成绩=高考总分×50%+专业统考成绩×2.5×50%。 强基计划、公费师范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单独划线,体现多元选拔导向。
提示:考生需提前规划选科组合,关注目标院校专业组的选考要求,合理利用45个志愿栏,避免因科目限制错失机会。新模式下,科学选科与志愿策略将成为录取关键。